从60后到90后,那些进工厂的大学生
【《中国新闻》报记者 刘军 报道】进入5月,毕业季近在眼前。据中国教育部数据统计,2022届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076万人,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年度增幅都创了近年新高。庞大的就业人数,叠加疫情冲击,“史上最难就业季”就此诞生。一方面,大学生工作难找;另一方面,“用工荒”持续升温,富士康到郑州高速路口“抢人”的新闻前不久冲上热搜。而当有人尝试在大学生和工厂之间牵红线,一举两得解决问题时,却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——近日,有学者建议“双非”院校本科生不要介意下工厂,引发热议如潮。
大学生为何不愿进工厂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际上回答起来并不容易。本报为此采访了多位毕业后进厂工作的大学生、用工企业、高校教师,试图从多个角度探究问题的答案。
重庆市经信委近日印发《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》,从稳住市场主体、提振重点产业、实施稳链工程、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出26条
半个月吸引30家企业注册投资、多家企业完成增资、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。6月份以来,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正加足马力,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。6月
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,工信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《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
生态环境部近日透露,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》,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。方
6月20日,中寰股份(836260)在北交所上市7个月之际,上海迎水投资等6名战投持股即将解禁。挖贝君注意到,中寰股份上市以来股价震荡下行,截